首页 研究成果 推广交流 文件制度 媒体报道 成果反馈
首页 > 成果总结 > 正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三对接”构建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2020.1.15(一)
发布日期:2020-01-15 浏览次数: 字号:[ ]

 

 

 

 

工科类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三对接”构建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总结

 

 

 

 

曹勇安    蒋春艳  任志新  王丹  宋华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本成果以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一、产学一体”办学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课程标准开发与实施》等课题为依托,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提出了“需求导向的课程观和适应学情的教学观”,创建了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三对接”建设模式(“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解决了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什么是”“怎么建”等人才培养根本问题,形成了同类高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范式和成功案例。

一、成果背景与解决的问题

(一)成果背景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多个工学专业,迄今已为社会输送了以“大国工匠”——“华龙一号”主机手王刚为代表的数万名优秀人才。2011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共同成立课程建设研究院,以多项教改项目为载体,潜心研究“什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等问题,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提出了“需求导向的课程观和适应学情的教学观”,创建了“三对接”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构建依据四方需求确定专业目标,形成毕业生能力体系,借鉴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支撑能力体系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态度,依托工程实践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解决了教学改革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形成了同类高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范式和成功案例。

学校以66个校级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为实践载体,已完成工学类9个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出版特色教材37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93项,省级奖励326项,参与科研项目210项,发表论文1306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06个。2015年学校发起成立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开办了10期研修班,形成了特色品牌,目前已有300余所同类高校来校考察交流。

(二)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沿用普通本科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导致的学生应用能力不突出问题

目前,大多数转型高校的课程改革尚处学科体系课程“加减”为特征的1.0层次,属于“点状”阶段;少量高校的课程改革刚进入以“单课”开发为特征的2.0层次,属于“线状”阶段;我们将课程体系与单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要素综合思考,属于“巢状”阶段,是文化创生层次的课程变革,实现了课程改革由“修修补补”向“调筋动骨”深化。

2. 传统价值取向导致的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问题

传统课程体系的实施方式通常为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习简单“加和”,校企合作不深入,不能提供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形成所必需的学习平台,课程内容也多为模拟、仿真,难以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式教学任务;我校依托专业成立了专业公司,同时与校外企业实现了深度合作,将公司与校外企业的任务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3.单门课程对课程体系支撑不利导致的教学绩效低下问题

传统的单门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非一体化进行,单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性不紧密,针对性不强。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学内容有重复或交叉,浪费资源。

二、成果主要内容

学校提出了“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产业技术,教学改革对接真实应用”(简称“三对接”),要求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以构建毕业生能力体系模型为抓手,重构课程体系,解决毕业生应用能力不突出问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在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础上,为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运用“倒推法”,从调研出发,构建毕业生能力模型,打造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步骤为:

1)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与企业发展、学科发展、学生需求(在校生、毕业生的需求分析)四个方面开展调研,明确毕业生能力体系;

2)以毕业生能力体系为抓手,参照行业职业能力标准,梳理、归纳出对应主要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及其对应的知识点、技能点、态度要求;

3)从具体知识点、技能点引申出对应的课程及课时,再整合为若干课程单元,构建出课程体系,同时确定每门课程对专业能力的支撑作用。

2.校企融合、协同育人,为学生应用能力学习体验搭建基于真实环境的实践学习平台,解决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问题

寻找校企合作契合点,将学校实践教学需要与企业用人需求结合起来,将课程体系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引项目进课程。将毕业生能力分解为阶段培养要求,设置工程实践学时,针对各阶段要求设计相应综合性实践训练,依托真实工作环境,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

3.课程体系构建与单门课程开发同时进行,解决单门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体系目标支撑不利导致的教学绩效低下问题

应用型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向上要明确目标定位,向下要深入开发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课程定位。以团队形式合作对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进行一体化开发设计,可确保单门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紧密的支撑关系。

三、实践成果和创新之处

(一)实践成果

由需求调研出发,归纳出人才需求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专业核心能力,以产出导向(OBE)为理念,围绕“三五”能力(五种通用能力、五种素质能力、五种做事能力),构建出毕业生能力体系。以毕业生能力体系为中心,重构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一体,每学年工程实践环节不少于8周,实践学分比例不低于30%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依据毕业生能力体系对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进行重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每学年设计相应的工程实践学期,对前一阶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检验,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学生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学习的有序衔接。如下图所示:

 

1  课程体系“三对接”构建模式图

五种素质能力:政治鉴别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身心承受能力;

五种通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职业汉语能力、外语运用能力、汉字书写能力、网络运营能力;

五会做事能力:学会开发项目、学会集体讨论、学会团队合作、学会陈述报告、学会评估取舍。

“三对接”建设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1.调研是课程体系构建的源头,根据调研,再结合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既要从产业发展规划与方向趋势及行业企业一线调研看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要从国内外教育情况(特别是同类院校专业建设情况)把握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及改进,便于学校办出特色,实现错位发展。

2.该模式是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通过改造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来突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本科层次人才应有的知识结构并非削减,只是排序方式有变化。

3.该模式基于成果,建设路径清晰,可以快速给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定位,解决课程设置合理性问题,而且不过份依赖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水平。

(二)创新之处

1.将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四项基本原理,发展为课程的定位、设计、实施、评价四个维度,并据此开发出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的载体是课程。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合格的应用型课程作为支撑。传统的普通本科课程与应用型本科课程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教学内容(知识)的呈现方式(结构)不同,前者按学科知识逻辑组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成性;而后者则是基于行动教学体系,要依能力目标重新整合,对知识进行重新序列化,强调用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成效如何,可以从以下维度加以衡量(详见附表1)。

 

 


附表1:  应用型课程建设评价标准

课程类别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观测点

课程体系

专业定位

1.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度

1.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明确;

1.2实现培养目标思路清晰;

1.3课程体系设计结合学情。

各院校可依据自身特点确定观测点

课程设计

2.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紧密度

2.1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要求;

2.2人才培养流程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

2.3依据“行动逻辑”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

3.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的对接度

3.1人才培养体现应用型教育“跨界”特性;

3.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做课程化处理;

3.3实现: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

课程评价

4.培养质量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4.1培养质量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4.2多元达标式评价,培养效果具有统计性;

4.3“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可视化可量化。

单门课程

课程定位

1.服务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度

1.1课程定位体现出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

1.2课程教学目标符合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要求。

课程设计

2.“双基双技”与实践的融合度

2.1根据学科和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流程;

2.2以知识能力为载体依据技以载道设计课程内容;

2.3基于体认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

课程实施

3.“教、学、做”合一的紧密度

3.1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2以“任务”为载体、教学过程体现理实融合;

3.3依据“学情”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课程评价

4.应用能力在实践中的表现度

4.1知识、技能多元达标式的评价学习成果;

4.2课程实施效果注重合格、具有统计意义。


2.设计出系统化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模型,将构建流程标准化、信息化,步骤清晰、容易操作

具体路径是“调研四方需求——确定毕业生能力体系——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过程——归纳总结态度、知识点、技能点——整合课程,形成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2 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路径图

3.单门课程学生的学习产出明确且可测量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分为6个层次,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6个层次逐步递进。对应用型人才学习效果的评价,显然要从其中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入手。学校要求教师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遵循课程本身特点,定义描述所任教课程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并提出相应的测评方式方法和要求,而不是传统的答卷,统一的百分制。

四、推广应用效果

本成果受到业内专家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西安培华学院等兄弟院校的特别关注,并在众多转型高校中得以推广应用。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确定为转型高校干部培训内容;该成果在欧洲、美国等高等教育界均获得了热烈反响。

1.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进行课程改革以来,毕业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基本专业能力突出,其应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企业认可。2017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49%;2018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62%。毕业生留省率保持在50%以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到基层去,到中小企业去”已成为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2017届、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共1 287人,占两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63.27%;2018年“国家基层项目”就业为8人,占当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总数的0.81%。

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学校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显示,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71.39%;2018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2%(麦可思提供);2018届本科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总体满意度为87%(麦可思提供);企业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锻炼了教师队伍

在推进应用型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得以强化,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为学校实现内涵发展提供了保障。近五年,教师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1034篇,75名教师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宋华等23人次教师获得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206门课程被评为校内特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被评为黑龙江省线上线下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认定为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450人次向业内其它院校推介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3.受到业内专家和兄弟院校的特别关注和推崇

2015年1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发起成立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2016年4月,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共同成立课程建设研究院,本成果的前两位完成人均在研究院中担任要职。目前,联盟与研究院已举办10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20期应用型课程建设研修班、2高校转型与课程改革研讨会、2届全国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征文大赛,并创办了《高校课改动态》电子期刊。共有29个省市672所(次)院校的2300余名校长、教学副校长、转型办主任、教务(科研)处长及骨干教师等受益。

近五年,300余所院校慕名到学院参观考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西安培华学院等高校应用了本成果,提高了应用型课程建设水平,两校15人次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

     4.国际影响

2018年,学校教师42人次赴美国、法国、奥地利、瑞士、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进行考察、交流,举办第一期中美应用型课程建设研修班,参加中奥应用型高等教育合作研讨会、第三届中瑞应用科学大学合作研讨会和中法应用科学与高等教育研讨会等高规格活动;2019年2月,学校6名教师赴泰国观摩世界技能大赛东盟十国赛区活动,曹勇安理事长应邀出席了东盟赛区组委会主办的新技术人才培养论坛和泰国格乐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海上丝路中泰国际教育论坛,并作课程改革主旨报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